NAKEDBRUNCH

打字機是聖潔的

《民初遺事》之後的雙毒情感分析

目前在寫《民初遺事》的續篇,巴黎的故事時,在思索雙毒的感情變化

畢竟在前篇他們已經(算是?)(有點?)開誠布公了,再加上個人成長,心態上對這段關係應該有些變化

於是我就聯想到之前看到的「依戀理論」,依照這個心理學理論我有了點靈感:

(以下諸多關於依戀理論的資料,皆從網路搜羅整理而來,有誤者請告知。)


私以為/私設定,大哥跟老師在幼年時期,分別傾向「焦慮-抗拒型依戀」和「迴避型依戀」

這樣設定是因為依戀理論跟童年的經歷和回憶有關:

焦慮-抗拒型(Anxious-ambivalent)是因為父母對孩子的照顧時有時無,嬰兒就會試圖用各種行為找回父母。

迴避型(Avoidant)因為在嬰兒有需要時,父母未出現或是態度冷淡,嬰兒長大時便會對他人充滿懷疑、無法信賴。他們會表現出冷漠和不在意,以此來抵抗自己在親密關係中的壓力感。





從兒童依戀發展至成人依戀後,私以為/私設定,大哥和老師分別是「癡迷型」及「疏離-迴避型」

癡迷型(Preoccupied)心思敏感,希望戀情有清楚的眉目。他們渴望與人親密,但總是發現、懷疑和恐懼另一半並不想達到同樣的親密;他們有一種情感上的飢渴,對依賴和承諾有強烈需要,希望伴侶可以拯救他們、或使他們完整。他們在戀愛中常會展現佔有式的愛。


PS.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研究:癡迷型有過多對親密的渴求,會用很多行為試圖讓對方開心、獲取對方的愛。研究發現,痴迷型的人更愛發色情短信,研究者認為,這可能也是由於他們在約會中的不安全感決定的,發色情短信是他們努力吸引他人注意、保持他人興趣的方式。


疏離-迴避型(Dismissing-avoidant)與人親密是不舒服的,難以信任和依賴他人;總是貶低愛情,喜歡遊戲式的親密關係,但正因為如此,痴迷型的人很容易被迴避型的人所吸引。因為,在和迴避型的人交往的過程中,那種若即若離,時常讓自己焦慮不安的感覺是生動而熟悉的,即便這會使他們感到更不適和焦慮。他們也很容易陷入「依賴共生」(codependency)的關係之中。


(注意:在分類上,沒有人是絕對的某一型,只是如圖上的象限,有不同程度的傾向而已,而且這些傾向會因成長或人生經歷而改變。)



我覺得「癡迷型」及「疏離-迴避型」還滿符合我目前寫的/我塑造的大哥和老師的形象,但這也只是我個人的二次創作的設定,我一直在思考和回想原劇劇情,想避免OOC的情況。不知道大家對雙毒感情怎麼想的?

我喜歡上面那段說「癡迷型容易被迴避型吸引」,因而陷入依賴共生的關係,特別有雙毒的感覺(?)

迴避型常給人不確定感很適合老師;而癡迷型那個佔有欲強烈很符合大哥,還有說到癡迷型喜歡發情色短信那裡,也很符合我故事中,大哥總是喜歡耍流氓的二設。(幹

我覺得在雙毒的情感關係中,老師給大哥的就是一種不穩定感,讓大哥有患得患失的感覺;而對老師來說,大哥希望的感情承諾他無法給,選擇了一種若即若離的應對方式——雖然在肉體上親密,但情感上矢口不言。

雖然我也不知道未來我會把續篇寫成什麼慘不忍睹的樣子,而且也不知道他們的心態和感情線會轉變成什麼樣,不過依戀理論姑且還能算是一點參考吧,假如他們倆可以找到一個好的方式修復這些心理傾向,互相救贖,那麼就可以達到一個平衡,不然的話只能去找個安全型來戀愛了哈哈哈哈(????(我沒有暗示台風之類的(。




评论(32)

热度(7)